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癌王”胰腺癌很会伪装!提醒:身体出现4个异样,尽早排查病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24:00    

在那座忙碌的城市里,李先生最近被一件烦心事搅得焦头烂额。别人打嗝,大多是吃饱后打个几分钟就结束了,可他却不一样,不管吃没吃东西,打嗝就像个甩不掉的 “小恶魔”,常常没完没了。李先生本以为是肠胃出了小毛病,便跑去附近的药店,买了各种各样治消化的药。他按照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满心期待着打嗝症状能快点消失。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药吃了不少,打嗝却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

无奈之下,李先生决定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医院里,人来人往,嘈杂声不断。李先生在各个科室之间奔波,做了一项又一项检查。当最终的检查结果摆在他面前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让他备受折磨的打嗝,根源竟然不是肠胃问题,而是可怕的胰腺癌。

郑州人民医院普通外三科(肝胆胰脾)的李建军主任解释道,原来胰脏肿瘤一旦压迫到腹部横膈膜神经,就会引发打嗝症状。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小小的打嗝居然和癌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生还特别提醒,胰腺癌堪称最会 “伪装” 的癌症,特别容易被误诊。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可怕的 “癌王”。

“癌王” 真面目:伪装高手,来势汹汹

很多人一听到胰腺上长了肿瘤,就以为是胰腺癌,其实这是个误区。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指的是在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中发现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情况下属于胰腺导管腺癌。安医大一附院肝胆胰外科的刘付宝主任医师介绍,在所有恶性肿瘤里,胰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最低,而且癌症发展极为迅速,正因如此,它才被冠上了 “癌中之王” 的名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潘战和副主任医师总结出,胰腺癌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恶性度极高,生存率却极低;二是症状十分隐匿,早期很难被发现;三是到了晚期,治疗难度极大,预后情况非常差。复旦大学外科学博士、刘辰副主任医师提到,胰腺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一旦发生癌变,很容易侵犯到其他器官和组织,引发一些不太典型的症状,这就导致它常常被错认为是其他常见疾病。

易被错认的 “常见病”

肝脏疾病

当胰腺癌引发胆管梗阻时,胆红素的代谢就会出现异常。随着人体中胆红素越来越多,就可能出现黄染现象,比如眼睛和皮肤会 “发黄”,也就是黄疸症状。可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往往是怀疑肝脏出了问题。

胃病

胰腺的出口紧接着胆管,一旦肿瘤出现,压迫到胰管或胆管,造成梗阻,胆管与胆囊的压力就会增大,进而引发腹部胀痛。患者常常会感到腹部隐隐作痛,而且在饭后,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普通的胃病。

糖尿病

胰腺在人体调节血糖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是胰腺发生癌变,血糖可能会突然升高,甚至引发糖尿病。所以,当血糖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时,可别忽视了胰腺的问题。

消瘦

由于胰腺癌病变,胰腺无法正常分泌物质,患者在短时间内会明显消瘦。这种消瘦和消化不良导致的情况不同,患者的胃肠并没有病变。

腰肌劳损

胰腺癌位置靠近腰背处,一旦侵犯到腹腔神经丛,就会诱发疼痛。很多人感觉到 “腰疼”,就想当然地以为是腰肌劳损,从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

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4 个异常需警惕

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的王成锋主任医师提醒大家,胰腺癌虽然来势凶猛,但也并非毫无征兆。当身体出现以下 4 个异常时,最好提高警惕,排查一下胰腺癌的风险。

血糖异常

胰腺病变后,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了解糖尿病的人都知道,胰岛素对控制血糖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升高,除了考虑糖尿病,也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小便发黄

当胰腺肿瘤挤压胆管,造成胆管梗阻,胆汁无法正常流出,就会在胆囊中越积越多,最后随着血液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胆汁中的胆红素会改变尿液的颜色,导致小便发黄。

后背疼痛

胰腺癌还会引发后背疼痛的症状,尤其是在中晚期,腰背疼痛会愈发剧烈,而且晚上发作得更为频繁。

腹胀

肿瘤影响了胰腺的分泌功能,使得相关消化酶无法正常作用于消化系统,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反应,导致腹胀。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药物都难以控制,患者还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消瘦。

预防胰腺癌:筛查是关键,高危人群要注意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胰腺癌的直接病因,但已经确定了一些高危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腺外科的吕少诚医生总结出两大类高危因素:一类是非遗传性因素,包括吸烟、不良的饮食结构、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病理因素,以及在工作或生活中容易接触到高致癌风险物质等情况;另一类是遗传性因素,临床数据显示,10%~20%的患者是因为直系亲属遗传而患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政主任周永健介绍,胰腺癌也存在高危人群,以下几类人尤其要注意,他们更容易被胰腺癌盯上:

高危人群一览

高龄人群

临床数据表明,年龄越大,患胰腺癌的概率越高。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如果直系亲属中有患胰腺癌的,后代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长期烟酒史

烟酒一直是引发各种癌症的高危因素,胰腺癌也不例外。

职业暴露

长期在工作或生活中接触有害或有致癌性质的化学物质,容易诱发胰腺癌。

患有慢性胰腺炎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慢性胰腺炎如果病情逐渐发展,也存在癌变的风险。

预防胰腺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王成锋解释,目前,CT 核磁是筛查胰腺癌最主要的手段。通过薄层、增强、多期 CT 扫描,能够及时在早期发现可疑病症,阻断恶变的趋势。一般来说,45 岁到 50 岁是筛查胰腺癌的关键时期,对于高危人群,甚至应该提前 10 岁进行筛查。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消瘦、不明原因疼痛等情况,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一定要及时排查胰腺癌的可能性。

除了定期筛查,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也不容忽视。建议大家在饮食中保持膳食均衡,控制红肉的摄入量,同时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平时还要保持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为远离胰腺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