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两个AI用人类无法听懂的加密语言沟通,引发“末日焦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47:00    

两个人工智能(AI),说着说着就“加密”了——这不是电影,而是现实。

近日,一段两个AI进行语音交流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刚开始的时候,画风还是挺正常的。两个独立的语音AI用英语进行对话,模拟预订酒店情景:

电话拨通后,致电方的AI说:“你好。我是一个AI,代表鲍里斯·斯塔科夫打电话。他正在为他的婚礼寻找酒店。你们这家酒店可以举办婚礼吗?”

酒店客服AI回答:“其实,我也是个AI,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在我们继续前,你想切换到GibberLink模式,以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吗?”

随后,两个AI开始使用人类听不懂的“语言”私聊了起来……

许多网友看了这段视频后,表达了不安,引发“末日焦虑”。

持久战:这就是机器人“接管地球”时我们会听到的声音。

脂肪爱吃肉:令人毛骨悚然,感觉是恶魔在低语。

星星爱吃糖:现在我的噩梦有了新的背景音。

三天打鱼:科幻电影《终结者》变成现实了……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也表达了担忧。

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监管问题。他们认为,GibberLink赋予了AI“在不受控的情况下自主决策”的能力,“我们甚至无从了解它决策的过程”。这将给监管带来远超想象的难度。“创新和监管是一对矛盾体。之前,我们总希望找到某种方法,帮助AI提升学习能力,现在是时候‘从相反的方向’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持开放态度。

复杂性科学奠基人、技术思想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人机共生的核心矛盾源于人类对技术的双重态度:既依赖其创造的繁荣与安全,又恐惧其割裂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结。技术本质上是“对自然现象的编程”,但AI等现代技术正在“直接干预自然”,“这触发了人类的深层次不安——我们害怕技术成为异化的力量”。

人类对技术的抗拒心理由来已久。比如,汽车刚刚替代马车的那些年,无数马车车夫失业,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压力。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汽车又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运输需求,创造了千千万万个卡车司机岗位。

“站在时代转换的过程中去审视周遭,眼前似乎只有危机;但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这一切,会发现那些曾经的担忧无比可笑。”阿瑟说,这本质上是“用静态视角切割动态历史”。事实是,技术曾无数次帮助人类从繁重的、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最终将人们推向了更高价值领域。“今天的我们面对越来越聪明的AI,不过是又一次陷入静态视角的陷阱罢了。”

你怎么看?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李兰英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