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黄李哲 陈若敏
当基因编辑的精密仪器与孩童天真的提问相遇,医学人文的种子便在科学与实践的土壤中悄然萌芽。近日,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与瓯江实验室科普教育研学基地联合开展“WE来探索计划”主题研学活动,30名医学人文实践创新项目组成员在院党委副书记郑君翊的带领下走进瓯江实验室,深入医学前沿领域探索职业发展路径。瓯江实验室科普教育研学基地负责人郑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工作人员出席本次交流会。
“原来科研不是高墙内的神秘领域,它就藏在解决问题的细节里!”在生长因子研究实验室,一名学生观摩基因编辑技术时发出感慨。活动中,学生们走进智能医疗设备研发中心等科研一线,通过科研人员对闪光助眠仪、纳米材料等成果的生动讲解,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
午后,《人体疼痛探索》研学课程在全景展厅开讲。三名项目组成员化身“课程助教”,带领幼儿园小朋友以“科学小侦探”的身份开启“疼痛王国”的探秘之旅。孩子们通过科学家的趣味科普,观察动物实验模拟,在互动中理解生命感知的奥秘。学生助教孙晶晶分享道:“当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问‘为什么伤口会痛’时,科学家用童话语言拆解专业知识,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与生命对话的艺术。”
医学不仅需要精进的技术创新,更需要跨界思维打破学科壁垒。郑君翊强调,学生不仅仅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加入研学项目的开发中,更要实现从‘体验者’到‘共创者’的身份转变,通过双向赋能激活医学人文与科技创新的“化学反应”。
活动期间,双方举行“就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聘任郑红为我校“创新创业校外导师”与我院“就业指导校外导师”。双方将互相发挥优势资源,协同推动科研成果向中小学科普资源转化。
交流环节,郑红结合医疗健康行业趋势,详细介绍了研学基地的特色研学项目。她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加入科学成果研究的转化,让‘高冷’科技变得有温度、有故事。
未来,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将和瓯江实验室科普教育研学基地深化“课题共研、资源互通、人才共育”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