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东莞这一条街,让46万人的诉求有人办、依法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2:20:00    

从东莞市南城街道东骏路南城段向西驶入宏伟五路,一条200米的“社会治理一条街”映入眼帘。

南城法庭的天平、司法分局的蓝底白字招牌与综治中心等社会治理相关“店铺”错落相邻。在“掌柜”综治中心的调度下,多方联动握指成拳,形成独特的社会治理生态圈。

“擦玻璃摔伤脚,业主不管不问不给钱!这事你们管吗?”这天,保姆王兰攥着病历本冲进这“一条街”,直言要在综治中心“讨个说法”。

南城解纷“一条街”

“别急别急,慢慢说,这里就是解决问题的地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递来一杯温水,着手进行接诉登记。

很快,综治中心吹响“集结哨”,联系上同在“一条街”上的南城法庭调解员、业主所在的派出所和社区,并联合向业主就责任划分问题、赔偿事项等进行释法明理。

两天后,双方在综治中心签订和解协议,业主现场支付医药费,两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王兰感叹:“原以为要跑断腿,没想到一条街全搞定!”

矛盾纠纷当事人走进综治中心反映情况

“一条街”何以聚“绵绵力”、解“千千结”?南城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关键还是在“集成”二字。

环顾“一条街”,司法、法庭等单位常驻,人社、住建、综合执法等信访矛盾多发部门随驻,律师、心理服务等第三方社会力量定期常驻。

在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分局、税务分局、自然资源分局、人社分局、房管所、交通分局等职能部门入驻其间,涉及进驻事项达1046项。

一众行业部门力量,以“专业人做专业事”理念开展调解、咨询、释法,使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他俩闹僵后,我就没睡过踏实觉。”说起前夫和儿子进行中的官司,谢琳阵阵叹息。与丈夫离婚之后,儿子阿杰抚养权归对方。让她没想到的是,阿杰成长中逐渐养成偏执性格,与父亲的矛盾有增无减,这一天因索要生活费不成,决定将其父亲告上法院。

综治中心联动其他部门开展调解工作

得知线索后,南城综治中心从南城法庭处进一步了解到,当事人患有精神障碍,庭审过程中对抗情绪激烈,有自杀或伤害他人倾向。

为严防矛盾隐患发酵升级,南城综治中心立即启动“熔断机制”,牵头组织公安分局、法庭、妇联、社区等部门,开展风险研判,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对阿杰父亲进行耐心疏导。

针对阿杰情绪问题,南城综治中心联系了粤心安心理服务站的心理咨询师,并邀请谢琳、阿杰朋友出面,多次入户疏导、迂回破冰。最终,阿杰放下成见,撤回起诉。

“从过去‘九龙治水’到如今攥指成拳,散落在各部门的基层治理力量被聚合到中心及其周边,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再也不用进‘多个门’了。”南城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从“矛盾中转站”到“矛盾终点站”,南城还根据“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将街道划分为90个基础单元网格,组建了一支261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将公安、消防等23个部门249项事项纳入智慧网格排查监管范围,隐患线索则通过智网信息系统推送至“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

同样被最终推送到“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的,还有来自实体窗口、12345热线、阳光网等渠道线索。一口归并、环环相扣的全流程工作链条持续运转,使得社会综合服务“绣花功”日益精细精微。

社会矛盾多元化解,离不开党建引领。

目前,南城组建起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主任的综合治理委员会,实行“综合治理委员会+综治中心+平安法治办公室”一体化运作,标准化建设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等“一站式服务”硬件设施;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开展“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配套“中心吹哨,部门报到”“首问责任”“协作配合”“风险研判”等制度,让接诉登记、分析辨别、分流派单、部门处置、回复反馈等全环节提速。

去年3月以来,依托南城街道综治中心建设,全市首个由法庭直接管理的调解中心已在这条街上有序运作,为街道综治中心统筹开展民商事纠纷调解、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等工作提供系统性支持,使综治中心“程序推进”与调解中心“实质解决”形成齿轮咬合。

南城街道调解中心

在东莞这个GDP超853亿的中心城区,46万常住人口的家长里短,正被这“一条街”悄然消化。2024年,南城综治中心这个“解忧角”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952起,成功调解率100%。

随着综治中心实战效能提高,争创首善之区的南城,正为东莞这座超大城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供自己的新“解法”。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