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客户信息资料的“商机”,却走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歪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垦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周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
2023年初,周某在微信上加入了一个名为“辅助解封”的群聊。周某看到有人发布收购微信、支付宝、QQ账号的信息。每个QQ账号能卖6元至8元,微信账号20元至40元,支付宝账号高达100元至150元。
周某心动了,动起了歪脑筋:“何不利用这些信息注册支付宝、微信等账号,再卖给上家赚取好处费?”彼时手头掌握着大量客户信息的他,心中开始盘算着这笔“无本万利”的买卖。
周某很快就付诸行动,他利用工作之便,非法使用贷款客户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批量注册支付宝等软件账户,然后卖给上家,当交易成功收到好处费时,周某完全忘了自己正行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在他沉醉于这看似轻松的“赚钱”快感时,殊不知自己亲手埋下的恶果正在悄然生长。
而远在城市另一头的张某,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卷入一场毫无征兆的诈骗风暴。
诈骗分子通过周某出售的账户,利用这些信息诱骗张某某落入陷阱,张某就这样被骗389500元,当他发现真相时,陷入了绝望与无助。
警方调查发现,诈骗分子使用的支付宝账号正是周某出售的,诈骗案的背后,竟是周某的“杰作”。
周某的违法行为终究没能逃脱法律的手掌。
警方在接到相关线索后,迅速展开调查,将周某成功抓获。
面对审讯,周某也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公诉机关以周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焉耆垦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经审理查明,周某向他人共出售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支付宝账户103个,非法获利10300元。周某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还导致了诈骗案件的发生。最终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十五天,并处罚金21000元。
曾经妄图靠卖号轻松赚钱的他,此刻不得不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沉重代价。
来源: 兵团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