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倩倩 任泽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麦积区渭南镇雷尹村的老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数十名果农正抢抓农时,栽种新引进的优质果苗。随着一株株幼小的树苗扎根沃土,这片承载着几十年种植历史的老果园正式开启“焕新升级”之路。
走进雷尹村,老旧果园改造现场忙碌而有序。果农们两三人一组相互配合,严格按照消毒、挖坑、扶正、覆土、施肥、浇水等标准化流程栽种树苗。为了防止水分流失、提高成活率,在树苗定植后,农户还为其覆盖上了黑色地膜,保障树苗健康生长。
“近几年,老果树抗病虫害能力弱,果子卖不上价,乡亲们守着‘金饭碗’却难增收。”雷尹村村民雷田福感慨地说,“去年,我改造了一亩老果园,新栽的苹果树套种黄豆效果非常好,树苗长势喜人。今年又改造了3.6亩,新调运的苗木品质优良,希望苹果能长得又大又红,卖个好价钱。”
渭南镇是麦积区传统果品种植大镇,近年来,部分果园因树龄老化、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参差不齐,经济效益逐年走低。为改善果园生产条件,提升果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自2023年开始,渭南镇各村积极开展老果园挖改和果园提质增效项目,群众参与热情逐年高涨。
“今年我村挖改项目总共49.6亩,苗子是政府提供的,每亩享受国家补助4000元钱,包含苗木、化肥、地膜等费用。目前全体村民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正有序开展标准化栽植。”雷尹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雷国兴告诉记者,自2023年开始至今,雷尹村已实施老果园提升改造项目318.8亩。
据了解,今年,渭南镇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组织实施老旧果园改造提升130余亩,幼龄果园套种大豆700余亩,建成了标准化果园示范基地1000余亩。同时,推行“四统两分”管理模式(物资统购、技术统服、病虫统防、果品统销,分户经营、分户核算),积极探索通过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进一步调动了种植户积极性,确保果品品质、产量双提升。
“渭南镇积极动员全镇40个村实施老旧果园改造提升,挖改项目共133.6亩,其中雷尹村49.6亩种植花牛苹果,杨赵村50亩种植鲜桃,陈村34亩种植樱桃,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新活力。”渭南镇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裴志军说道。【编辑 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