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首都位于特古西加尔巴。其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为农业,工业基础较为薄弱,香蕉、咖啡和矿产是该国主要出口产品。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香蕉共和国”,香蕉并没有让其变成一个富裕国家。至今,它依然是拉丁美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统计显示,2023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44.8亿美元,人均GDP为3250美元。
洪都拉斯在特定时期成为世界最大的香蕉出口国之一并非偶然。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如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为香蕉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得益于此,当地早在成为“香蕉共和国”之前,便已广泛种植该作物了。
1870年,一位名叫洛伦佐·贝克的船长从牙买加运回一船香蕉,在美国新泽西州售卖。此后,香蕉迅速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水果之一。很快,美国便出现了一大批贸易公司,他们涌向全球,寻找最好的香蕉产地以及最佳的运输路径,以洪都拉斯等为代表的众多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他们视野的。
最初,贸易商们采取的是到各家各户收购香蕉的策略。不过显而易见,相较于美国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这种方式太低效,也太难统一质量水平了。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小说《百年孤独》中这样描写道:“他(贸易商)从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取出光学仪器,俨然钻石商人般仔细检视香蕉,再以特殊的小手术刀加以分解,用药剂师的天秤称重量,用枪炮工的脚规量宽度。”从他们这副视若珍宝的模样中不难看出,贸易商们真正渴望的并不是水果本身,而是其带来的巨额利润。而想要将香蕉“暴利”最大化,则迫切需要建设以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种植为特点的大型香蕉种植园。
1899年,洪都拉斯第一次将本国土地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美国水果贸易商瓦卡罗兄弟。作为交换,瓦卡罗兄弟承诺会在当地修建铁路。然而,洪都拉斯人没有想到,这些人并没有兑现承诺。
洪都拉斯国家统计局局长、社会学家欧亨尼奥·索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吐槽过这段受骗的历史,称“洪都拉斯从来没有贯穿全国的铁路线”。
1902年,洪都拉斯政府再次将5000公顷土地租给美国商人弗雷德里克·斯特赖奇。后来,另一位美国商人塞缪尔·塞穆赖从斯特赖奇手上拿到了这片土地的特许经营权,并在洪都拉斯创办了库亚梅尔果品公司。1929年,塞穆赖将库亚梅尔果品公司卖给联合果品公司,换取了后者的股份。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操作,至1933年,塞穆赖成为联合果品公司的最大股东,执掌了这家巨无霸公司。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联合果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了洪都拉斯的主要经济部门。这些跨国企业不仅占据了洪都拉斯北部大片土地,建起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香蕉种植园,还控制了该国交通、电力、制造业等经济命脉。
统计显示,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洪都拉斯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出口国之一。但这项一骑绝尘的贸易数据,却没能让洪都拉斯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起色。一方面,香蕉出口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外国资本攫取,洪都拉斯本国得到的收益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洪都拉斯经济极为脆弱,只要香蕉市场出现波动,整个国家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洪都拉斯的香蕉园里,工人的处境极为艰难。美国历史学家约翰·索鲁里在其著作《香蕉的报复:洪都拉斯的环境代价,美国的消费增长》中写道,工人们住的营房拥挤不堪、通风不良,“像养鸡场一样逼仄”。香蕉种植园的“工作时间”从半夜开始,“凌晨3点前后,他们(劳务承包商)就会对厨师大喊大叫,让厨师起床做早餐”。
除此以外,洪都拉斯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由于种植园种植结构极其单一,因而很容易受到香蕉流行病以及虫害的影响。为了应对病虫害,这些企业大规模使用毒性很强的化学药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病虫害滋生,使用化学药品又损害了工人健康和环境,而工人为了生计又不得不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面对这些令人发指的恶劣行径,洪都拉斯人民从未停止反抗。20世纪初的数十年间,洪都拉斯香蕉种植园的工人多次发起罢工。
“1929年,危机突然爆发。纽约证券交易厅的崩溃动摇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基础,就像一块巨石落在小水塘一样砸在加勒比身上。咖啡和香蕉的价格直线下跌,销售量也剧减。”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其著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这样描述那段动荡的岁月。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动荡后,1974年3月,洪都拉斯等7个拉美香蕉生产国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对出口香蕉征收每磅(1磅=0.454千克)1美分至2.5美分的附加税。同年9月,洪都拉斯等5个拉美国家成立香蕉出口国联盟。
从1975年起,洪都拉斯政府宣布取消外国贸易公司的一切特许权,并把他们控制的部分土地收归国有。随后,洪方又接管了由外国资本控制的码头和铁路,把香蕉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洪都拉斯迈出了摆脱资本控制、发展民族经济的第一步。
如今,在洪都拉斯的香蕉园内,香蕉树依旧葱茏。洪都拉斯正积极与更多南方国家合作,向着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对于这个饱经苦难的国家而言,香蕉“记录”了痛苦的过去,也有望见证光明的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