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省检察院_要闻】
“老家伙们这下也算有‘身份证’了!”近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来到焦溪古镇开展“回头看”,村民李大爷站在新挂牌的百年黄杨树旁,轻抚树干,对检察官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这棵古树位于一处被征收拟重修的民宅中,树高约6米,胸围约50厘米,曾在古镇建设过程中未被合理保护,部分树枝被砍伐,周边杂草丛生,建筑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2024年4月,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干警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责中发现了这棵“受伤”的古树,同时注意到古镇还有多棵树龄较长的珍贵树木,未被及时列入古树名木档案,在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定设置生态栏、支撑架和保护标牌,加之病虫害、建筑垃圾堆放等原因,树木枝干枯萎老化、生长衰弱。
经过调查取证,该院就该案召开圆桌会,邀请城管局、郑陆镇政府、村民代表、林业专家参加,就古树的认定标准、管理职责、保护措施等分歧问题发表意见,直击保护痛点,商讨保护方案。
会后,天宁区检察院依法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审前检察建议,建议开展专项治理,及时对辖区内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组织普查,协同属地政府严格落实古树管护制度,完善协作机制,防范病虫害、气候变化等损害,提升专业化保护水平。
在检察机关的持续督促下,相关行政部门立即对古镇内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进行普查,全面摸排60余棵树木,上报新增古树名目3株,后备资源3株,均建立“一树一档”电子数据库,逐株设置生态围栏。对未被认定为古树的珍贵树木,严格遵循“保护为先”的原则,与责任单位签订养护责任书,请专业人士到场养护,通过修建支撑加固、树体防腐、修枝整形、倒伏树干保护处理、病虫害监测和除治等方式,逐步恢复古树长势。
数月后,检察官再次来到现场“看望”古树时,涉案古树均已在周边安装上了警示牌,并为每一棵古树挂上了更新的“身份证”,提醒群众小心明火,严禁攀爬、掰折古树。
为推动实现辖区古树名木的长效保护,3月11日,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天宁区检察院与区城管局、常州天宁胜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认养协议,在红梅公园联合开展“法治守护古树名木 赓续历史文化遗产”普法宣传活动。该院副检察长(挂职)高翔表示:“主动认养古树,以‘监护人’的方式撑起司法保护伞,是检察机关建立‘检察+行政+认养’机制保护古树名木的一个缩影。”
活动现场,天宁区检察院将认养的一棵百年朴树作为“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点”。干警通过发放公益诉讼宣传册、提供现场咨询、介绍典型案例等方式,为参与活动的群众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倡导群众及时制止伤害古树名木的不法行为,鼓励群众积极向检察机关提供有关古树名木保护的违法犯罪线索,激发群众爱护古树名木的认同感,营造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