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一位老人
时而手持农具,走在田间垄上
时而赶着羊群,缓行桃花树下
时而在大漠群山间
以“将军”形象讲述西北古道历史
这名“江湖侠客”名叫张以芳
68岁
是个地地道道的西北农民
“三喜爷爷”是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
没有华丽的舞台
没有璀璨的灯光
只有儿子为自己准备的道具
和制作的视频
张以芳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收获了几十万粉丝关注
他是怎样成为“大侠”的?
田间地头的农民
偶然爆红
2021年,张以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种了一辈子地,竟会因为儿子随手拍的一段视频成为“网红”。当时,从事影视行业的儿子张建宗回乡探亲,借来一套古风服装让父亲穿上,在西北苍茫的山脉前拍下一条“西北大侠”主题短视频。
视频中,瘦高的张以芳头戴斗笠、身披长袍,眉宇间透着侠客般的坚毅,这条作品迅速收获十多万点赞,网友惊呼:“完全是我心中仗剑走天涯的大侠啊!”
“我爸脸小、身材瘦高,很适合古装造型。”张建宗回忆道。此前,张以芳的生活半径仅限于农田和村庄,突如其来的关注让全家意识到:这位沉默寡言的农民,或许有另一种可能。
图为张建宗(右)给张以芳讲述拍摄方案。图源:兰州发布
因为小名叫三喜,村里人都叫他“三喜爷”。张以芳酷爱表演,“一上台,音乐一响,我随着音乐跳。看的人越多,我越上劲。”村里每天的秧歌舞,只要三喜爷爷站上舞台,这里就会瞬间变成他的主场。
张建宗深知,父亲心中一直有个侠客梦——父亲爱看电影,尤其爱看武侠片,但那时家里买不起影碟,镇上和县里更没有什么电影院。每晚吃了饭,父亲总催他赶快写完作业,然后带着他到邻居家看武侠片。
父亲辛苦一生,靠种地养活了四个孩子,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今,张建宗也想帮助父亲,实现他的愿望。
“拍着玩”的养老生活
玩出另一种可能
走红后,张以芳并未转型职业演员,而是将拍摄视为“打发时间的乐子”。儿子张建宗告诉记者:“爸爸仍是农民,只是现在不种地了。”流量推着这对父子越走越红火。2023年,张以芳参演短剧《我在巴黎当侠客》,他穿着李白、关羽的服装走上巴黎街头,把国风带到了海外。今年3月,他因该剧走上颁奖红毯,从田间地头走到了聚光灯前。
“翻拍100首古诗”系列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张建宗的团队将边塞诗与甘肃地貌结合——父亲化身披盔戴甲的岳飞,立于山间吟诵《满江红》,或一袭白衫行舟于湖面演绎《早发白帝城》。
“拍摄出来,有好评也有批评。”张建宗说,父亲虽不懂表演,但也会不断听取一些网友意见,甚至花费几天时间翻看网友评论。
张以芳翻拍100首古诗之《满江红》
著名导演徐克也曾公开称赞“三喜爷爷”表演精彩,演绎出了不同时代的江湖人物。越来越多的剧组发来邀约,张建宗却一一婉拒了。“年近七旬的老人扛不住高强度拍摄,父亲毕竟不是专业演员,也害怕耽搁别人的进度。”在他眼中,父亲首先是需要含饴弄孙的普通老人,其次才是“三喜爷爷”。
从普通农民到文旅推广大使
在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的同时,张以芳也在思考,可以为村子、乡亲们做些什么?
据了解,张以芳所在的永登县位于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西南接青海,北通宁夏、内蒙古,是古丝绸之路的门户。张以芳有个心愿,想让网友们通过短视频了解,西北并不像大家印象里的那样贫穷荒芜,这里有历史古迹、世外桃源,也是他们永远的心灵家园。
2021年国庆,张以芳通过变装展示72年来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新农村的幸福美好图景。
2024年春节,张以芳走进社火队伍,展示永登社火的高跷、锣鼓、舞龙舞狮和特色年货等,并发布了近10条视频,其中最多的一条点赞量超587万,评论量超101万。
“农村是根,不能遗忘、不能丢。”张以芳说。他在各平台的头像,背景都是金黄色的麦田。
随着知名度提高,张以芳想带动乡亲们一起创作。一开始,很多村民都有些紧张和犹豫。在父子俩的鼓励下,不少村民开始出镜。现在,经常参演的村民已有30多名。
张以芳父子还和文旅部门“双向奔赴”,聚焦更丰富的主题。此前,永登县委、县政府聘请张以芳担任宣传形象大使,并提供项目资金支持。2024年,张以芳来到酒泉观看神舟十九号发射,以农民视角拍摄视频,讲述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的壮阔历程。
“有了文旅部门的支持,我们拍起来更顺利。”张建宗说。张以芳还被聘为酒泉等地的文旅推广大使,并和“如意甘肃”等官方账号联名,推出主题视频,推广当地文旅。
张以芳和儿子张建宗在拍摄现场。张建宗供图。图源:兰州发布
这对父子的故事,恰是短视频时代的一个缩影。流量如风,吹动了张以芳这株“老庄稼”,但他始终扎根在黄土高原的朴素里,也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来源丨央视网综合封面新闻、央视新闻、兰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