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我也曾是一位“卑微”的高三孩子妈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0:51:00    

前一段时间,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国行· 河南站”百场公益讲座首场在郑州开讲,董事长俞敏洪致辞后,曾以陕西省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如今进入新东方的副总周磊作了“如何做新时代智慧父母”专题讲座。

回到家回想这场讲座,他说的两句话一直印象深刻,他说,最“卑微”的两个群体,一个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一个是高三孩子的家长。我女儿读高三,我也和大家一样“卑微”。

虽然是调侃,听讲座的家长都笑了,但仔细想想,确实很形象。前几天身边几个高三家长也给我说压力山大,焦虑不安。我回忆了一路陪孩子冲刺高考的情景,真的很感慨,竟然流下了眼泪。

很理解周总说的“卑微”两个字的含义。这两个字把高三家长的行为和心理概括得淋漓尽致,还有两个多月就高考了,我想以一个过来人,说点什么。

总结我的经验和教训,我希望高三家长能做到以下这些,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一,适度焦虑

可想而知,在面临高考这个人生最重要的的事情上,家长和孩子肯定焦虑。但作为孩子后盾的家长,不能过度焦虑,但完全不焦虑也不正常。根据相关研究,适度的焦虑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适度焦虑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应对环境和压力的能力,调动身体资源,发挥最大潜力。

家长适度焦虑可以化成早起床给孩子准备早餐,化成按时接送孩子,也可以化成在家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的状态让孩子既有学习的紧张感,又没有压抑感,利于孩子思考和记忆。

二,学会闭嘴

让高三孩子的妈妈闭嘴真的很难,随着时间越来越近,我们看见孩子总是想说说问问,该学习了,别玩手机了,赶紧吃,多喝水,等等。看似平常的话,孩子听了也烦。

刚开始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本身就是个急性子,总是无意识地催孩子。直到有一天儿子告诉我,妈,你别再说话了,你说的这些我都没有听进去,你只要做到相信我就行,说其它的没有用。一定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就不再多说,每当孩子有压力时,我就说,没问题,反正我认为你一定行。结果效果很好,孩子情绪稳定,学习效率很高。

三,搞好后勤

这一方面,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很重要。我更辛苦,因为儿子是体育特长生,既要专业好还要学习成绩好,高考前先考专业,专业成绩好高考分会相应低些。

记得高三那年,为了积累乒乓球的比赛成绩,带着孩子天南海北参加各种比赛,吃穿住行样样不能马虎,等成绩达到大学要求的报名标准,还不能放松,还要提高球技,再参加学校的校测,校测名次越靠前,要求的文化课分数越低。

离校测时间还有半年时,为了快速提高球技,孩子必须离校强化训练,训练的地方离家50分钟车程,在外地工作的先生建议我每天接送,考虑再三我决定住在训练基地旁边,几分钟孩子就可以走到地方,于是就租了一室一厅,其实就是想让孩子早上多睡几十分钟。

我每天早上准备好早餐,七点半叫起他,吃吃饭,很从容地就去训练了。中午、晚上都是四菜一汤,我的厨技就是那时候提高的,因为他喜欢吃西餐,我又觉得买着吃不卫生,就找度娘学,照着视频做,什么披萨、炸鸡等都是那时候学的。

就是这样休息得好,吃得好,体能特别好,球技提升很快。

文化课也不能放松,就在租的房子附近找了培训班,训练之余学文化课。

四,稳定情绪

这个要求对家长来说也很严苛,到了高三,课程全部学完,只剩复习了,周考,月考,季考,高考前还有三次摸底考试,看着每次的分数,让家长情绪不起伏真的很难。

但问题是情绪不稳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孩子这时候比家长着急啊。即使是学霸的家长,不到考完不会放下悬着的心。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父母的情绪波动会通过镜像神经元直接影响孩子。我同事的女儿去年参加高考,本来孩子学习很好,结果同事比孩子还紧张,紧张得和孩子爸爸经常吵架说管孩子少,紧张的家里人都小心翼翼地啥事不敢做,孩子都看出来了,很有压力,最终没有考好,没办法孩子不甘心上大专就去复读了。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不到最后,家长不要放弃希望。我记得自己考大学时,考前第三次模底考试考得很失败,本来平时在全校前20名,结果三模考了268名,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啊,我的班主任和同学都认为我完了,考本科无望了。但我妈说,无所谓,考不好再复读一年。

我在高考余下不多的复习时间里努力又松驰,结果高考分数出来,班主任都不相信我能考这么好。我高中毕业很多年,“江湖上还有我的传说”。班主任还跟他的学生讲我的高考逆袭之事。平时的偶尔一次成绩代表不了什么,不到最后不要放弃,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

五,做好榜样

关心爱护孩子不一定如影随从,尤其高三时期,孩子本就紧张焦虑,家长太关注孩子,没有一点边界感,对孩子并不好。除了妈妈这个角色,你还是妻子,还是员工,最主要还是你自己。

家长活出好的生命状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影响。

这点我最有发言权,孩子高三时我就考了心理咨询师证。考前复习都是儿子放学回家后开始,有时熬到凌晨,考试时一次通过。儿子和先生都夸赞我真了不起!在他平时训练时,我抽空就去练瑜伽,跑步,尽量不在家瞎想担心孩子的事情。

他们那一届高考生最难,恰逢疫情,有一段时间被封控在家,我就开始在网上学国画,孩子在书房学习,我在客厅画画。

时间长了,懂事的儿子把我请到书房,换他在客厅餐桌学习,说在书房创作更方便。每到晚饭后他就给我倒一杯热水放到书桌上,给我竖个大拇指,然后轻轻关上门到客厅自己学习。

有一天我画得时间太长了,夜里11点我推开门出去喝水,突然见儿子从卧室跑出来到客厅餐桌旁,我问他干什么,他说他想起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突然有思路了,赶紧起来记下。把我激动坏了,他这种学习的热情以前从没有过啊。这不是榜样的力量吗?嘿嘿。

作为陪孩子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我特别理解现在高三孩子的家长,那种心情和状态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验的。

但无论如何,高考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过程和体验,我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一个温暖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和谐有爱的体验。

这样如果孩子成功上岸,那就皆大欢喜,如果没有考出理想的分数,也能给孩子东山再起的力量,有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分数会褪色,而那些挑灯夜战的坚持,互相扶持的温情,才是刻在生命里的勋章。

加油!高三孩子的家长!

来源:豆妈聊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