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龙江力量助力神舟再探苍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9:59:00    

哈工大多项技术持续护航

本报24日讯(记者赵一诺)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二十号,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每一步,哈工大从未缺席,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使命,一大批硬核技术、硬核人才为神舟、神箭全程护航。

该校联合研制的问天舱小机械臂多次支持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关键部件全力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攻克空间站交会对接难题,确保空间对接任务万无一失;应对空间站碎片撞击挑战,提升飞船计算机核心器件可靠性;延长空间站“空调系统”工作寿命;助力问天、梦天实验舱成功转位;助推长征火箭总推力破千吨;为长五穿上“热防护服”;保护长七“心脏”和“血管”;解决火箭极端工况下阻尼减振难题……数百项科技成果助力载人航天,哈工大先后荣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突出贡献集体等多项荣誉。

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哈工大人倾情助力航天强国建设。从神舟五号发射时担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的胡世祥、栾恩杰,到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总指挥尚志,从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到神舟十八号总设计师贾世锦,从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到长征七号火箭总设计师范瑞祥……一大批杰出航天校友用奋发作为诠释载人航天精神。

49所百余只传感器守护航天员

本报24日讯(王玥 记者李爱民)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十九所(以下简称49所)研制的20余种百余只传感器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一起进入太空。

这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等信号,这些敏感元器件相当于人的五官,将感知到的外部环境形成各种数据参数,对载人飞船舱内的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检测作用,保障航天员生理安全和任务的顺利进行。

航天员舱外服系统配备了生理背心,49所的传感器能监测航天员出舱活动中的呼吸、心电、体温等生理参数,提供医学参数保障;流量、温湿度、压力等传感器,为舱外服内的环境参数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保障出舱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任务安排,49所研制的传感器和微系统将继续支撑保障两个航天员乘组安全在轨轮换和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期间的各项任务开展。在为期约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支持航天员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并将在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来访对接时发挥保障作用。

49所从神舟一号就已经开始为飞船配套,30年来,49所人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攻克了空间环境下的高可靠传感器技术,圆满完成历次保障任务,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从起初的摸索到现在的多人次载人出舱的历史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