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大全(高考作文思辨类+5篇满分范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11:15:10    


【模拟题一】

当今世界,“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有人说:“能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是我们尚未拥有的;关键在于你的眼光和态度。”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满分范文1】

视吾家之所寡有

多年前,一句“视吾家之所寡有”,震荡了历史烟尘,令人心动,接着便是焚券市义的美谈不胫而走,似乎冥冥之间道出了不证自明的真理,即我们尚未拥有之物决定了个体生命的富有程度。

“富有”一词,在现代语境下往往被滥用,被曲解,被化为炫耀的工具手段,人们固执地将富有的定义局囿于金钱名利等已得之物,殊不知古典理性的告诫。何谓之富有?顾名思义,富有指向丰盈与饱满。所得之物,固然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但沉静沉淀之后,心灵却只落得空虚寂寞,那叮叮当当的黄金声,嬉笑喧闹的歌声,仿佛印证了莎士比亚的话,充满了声音与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得之物终究是过眼云烟。过度执迷沉溺反而让我们一无所有。真正使心灵富有的是吾家之寡有者,它启迪我们缺少什么?应该求索追寻什么?

不同人目力所及,所思所想的“吾家之所寡有”断然不同,某种程度上像面镜子映射了你的生命形态。登高而望,志士仁人痛拍栏杆,思国之未复,中原之未收;而多情女郎望极春愁,思佳人之未回,天伦难叙。当然,每一种生活形态都无可厚非,但我以为热血方刚的我们,理应把生命交给更高的存在,思道之未复,天地之心未得,仁义之未行,生民之命为立,诸如此类。我们不该将自己束缚在物质享受的果壳中,而应追求我们所尚未拥有的金刚本性,自性恒常。我们要成为赫尔曼·黑塞笔下对生命有更高要求的一群人,对自己的粗野与鄙陋不甘心。

当我们认清了我们尚未拥有之物,并将其化为意志不断追求时,那些尚未拥有之物反过来深化了我们的生命形态。海子一生都在追求至纯至真至善,他用诗寻找隐在社会中的太阳,最后他经历了一次美妙的变幻,死于太阳,并进入了太阳。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诗人,追寻报国、酬志、复中原,因而他们的笔下也想起了金戈声马蹄声,梦里也是铁马冰河,他们将种种不平化作内心沸腾的火焰,最后都成为丰厚的脉矿。在我们道阻且长却吾得上下求索之中,那未有之物的光辉已悄然进驻我们心间,泛出好看的光泽,我们的心灵也随之富足饱满。

“视吾家之所寡有”,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我们生命形态的深浅高下,同时又深化了我们,让我们在它的映射下,在对它的端详之中调整,再创造我们自己。这样以后,我们方可达到真正的富有,胸次渊然而深,廓然而高,泠然而清,自有一段幽深朴茂不可到之处。这样以后,也唯有这样以后——

丰富的心灵触着每一秒光阴都成了黄金。

【满分范文2】

少年莫惧岁月长

何为富有,何为成功?在青年人的眼中,“富有”早已不仅仅指家财万贯,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精神富有,在我看来,就是认定目标,执著追梦,莫惧岁月长。

人很少能知足,总想着拥有更多,这有何错呢?人总该有个愿为其奋斗的目标,在向尚未拥有之事物前进时,眼光更加高远了,态度也随之端正。所谓眼光,就是一个人的目标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所谓态度,则是他的努力,为此付出的过程——眼光和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方法,由此,人才能不懈追求,使精神富有。

由此便不由得想起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了。他丢下一切,独居瓦尔登湖,自己种地、造屋,在自然中收获自己在城市里不曾有过的体验。有人将梭罗与陶渊明相类比,我以为不然。陶公是遁世的隐士,而梭罗不遁世。甚至,他在湖畔闲居时写下的文字中还能看到他对于精神目标和道德准则的思考。他的眼光,在湖畔,在林中,在自然里获得提升。看似闲居的他,仍然朝着自己内心的精神殿堂迈步。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清华大学将《瓦尔登湖》送给每一位新生作为入学礼物的原因吧——学习梭罗,明确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眼光。

在这之后,还需要有执着的态度。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励着古今无数学者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而努力着。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已九十高龄,却仍然每天坚持翻译至深夜,他说自己这是在“向黑夜偷时间”。(欢迎关注“语文考霸”)相信在黑夜的孤灯下,九十岁的许老,内心依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爷吧,不惧前路漫漫,不畏在那“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的无人之境探索前进。

梭罗富有么?以物质上的定义来说,连屋子都要自己动手盖的人,一定不是;许老富有么?或许那么多的翻译为他带来的钱财还不及某些当红小说家。但他们和千千万万为梦想不懈努力着的人,都是富有的,因为他们的目标远远高于钱财,他们的眼光和态度远超常人,他们的精神更是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年莫惧岁月长,因为只要愿意为梦想努力,只要坚定自己追求的,精神的富有总能达到。

鲁迅在《热风》中有这么一段: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即便在黑夜里,也要做那萤火。或许我们不再有五四时期青年们的那种面对困难的机会,但是做事、发声,踏实地努力,执着地追梦……这一些,是不管何时何地都能做的,既然青年一代早晚会肩负起社会责任,那么何不让自己“富有”起来呢,个人的成功,终会变成社会的成功,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在于每一个人的坚定眼光和执着态度。

彼时当年少,莫惧岁月长。


【模拟题二】

将方正与圆融的性格集于一身是否会使人形成两面性?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满分范文3】

真正的外圆内方

自古以来“方圆之用”一直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孔子方,庄子圆,似乎在大多数人眼中“方与圆不可兼容”,必将一面方一面圆。私以为,两面性的方圆不可称为集于一身,真正将二者结合的“外圆内方”之人不会使人形成两面性。

何为“方正”?布鲁诺宁可于鲜花广场化身灰烬也坚持真理的光辉可谓方正;刘胡兰为了正义闭口不透军情的坚毅不拔可谓方正;为中国几十年卫星科研献身的总工程师谢军可谓方正。方正是坚、硬、正、直、刚、强、法、棱,方正使人挺拔,使人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谓“圆融”?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于医院门口创办爱心厨房的关怀善良可谓“圆融”;梭罗逃离世俗的棱角栖身湖畔的畅达可谓“圆融”;“注音心声体”的网络新生修辞的婉转智慧亦为“圆融”。圆融是圆、润、滑、柔、轻、软、智、变,“圆融”使人富有同情心,使人“以理行事,以情服人”,游于社会而不露锋芒。

然而,集此二者于一身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应环境改变而改变的虚假“方圆之人”;二是心中以原则至上,法规为尊,外表柔和素雅,善于交际、变通的真正“外圆内方”之人。前者将形成两面性,而后者将以内化的统一尺度展现同一种人格。

对于前者,我们不可妄加贬谪,因为其实身处社会洪流的我们,大多数属于这一类。当法律管控,或许我们待人对物展现出“方正”的一面,这是受迫的反馈,而非“慎独”;当交际于职场,或许出于利益至上原则的人又展现出圆滑的一面,这是功利趋势的应付,而非智慧通情的“圆融”。因此,基于人是社会性动物的理论,我们不难理解,在环境改变、对象改变、目的改变的时候,人的两面性将暴露于世俗之下。

对于前文所言的后者,即为“真正的外圆内方”之人,我们可标之为“大师”不过矣!唐太宗李世民即为典范,以外圣内王的原则,将方圆融于一身。秉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广开言路,兴旺社会,他也有亲民的拜访“百姓”,又有严厉的惩黑除恶,但原则至上,处事圆融,令人佩服。大师即像我们心中渴望成为的目标,但现实却是总也摆脱不了心中过多的杂虑。我们告诉自己康德的告诫:“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以此约束自己,这是好的开始。但我们若依然以世俗的功利,或工具理性为终极目的使自己成为“外圆内方”之人,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因此,我确信,当我们抛下众说纷纭的社会负担,努力去实现更好的自己,活出心中“方圆之人”理想的样子,靠近尼采所言“婴儿”境界或青源禅师所言“看山仍是山,看水依旧水”的畅达豁朗,方可接近真正的“外圆内方”之人,而远离“两面性”。

方圆之用,颇具玩味;方圆相集,正身立德。



【模拟题三】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身处各种各样的“群”里,这些“群”对人们的生活和认识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而人们对于“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满分范文4】

居群之形与超群之心

亚里士多德有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身处社会,我们不可避免地身处多样的“群”,并受到群的影响。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人需要居于群而超于群,不仅受群影响,也可影响群。

群者,群体也。何谓群体?在我看来,群体是聚焦,而聚焦的条件是共性。群体无穷无尽,人也必然身处多个群中而非一个。从社会身份来看,学生、工人等不同职业群体可集为群,从人际关系来看,家人之间,友人之间均可集而为群。不同财富也教育水平可能会划分阶级之群,而思想道德的不同层次更可生成多样的群体。因为共性与联系,每一个属于社会的个体都生来已处于群体之中,即使他并未察觉到或拒绝承认。

群体是必需品,但又有其劣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群体中,人得以方便地和自己有共性的他人交流,获得必要的归属感和满足感。群体有个人所不能及的强大力量,身处群体可获得必要的保障,如社会中的学生群享有更多的保险福利。群体也能指导人的生活与认识,正确的来自群体的引导能帮助个体更快地融入社会。因此,人不能离群而存在。

然而,群体又有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的必然风险。群体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指出,群体有其盲目性和无知性,同时又有强大的引导作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圈子”文化相应而生,人变得更容易主动寻找群体,而这些群体往往是非自然社会形成的,因此出现许多盲目狂热的非正常群体现象。就如许多娱乐明星的粉丝群体,盲目追星,造成负面影响而不自知,又如邪教群体,宣扬三观不正的反社会、反人类思想,荼毒群体。羊群效应随处可见,我们对群体的认识和思想迫切等待着加深。

因此,我认为,既然不可脱离群体而存在,那么我们作为个体就要有主动认清群体的意识,要保留个人的独立意志与自主思考的权利。事实上,诚如我上文所说,人隶属于多个群体,可以说人由各个群体中的碎片组合而成,然而,人之所以为个人,不是某个群体或整个人类中无足轻重的某分之一,而是独一无二的自由个体的原因,正在于我们身上永不属于群体的一部分——思想精神、个人价值、生命追求,如果摒弃这份个人的铭牌,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面目模糊的一分子。

而追求个人之灵,超群之心,是这个已然趋于众生一面的时代中,我们每个人应对自己尽到的义务。离群是个体的消亡,因为既无群体,便无谓个人的价值;然而将自己完全交付于群体,个人亦将泯灭为无知觉的零件,受群体的齿轮摆布。居群之形而养超群之心,才可能反过来驱动和改变群体,此刻个人价值始于群而归于群,臻于绚烂。

【满分范文5】

栖居于世而又独立于世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身处各种各样的“群”里,这些“群”对人们的生活和认识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而人们对于“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人们总是依托于外界的环境而生活着,没有人可以永远独立,这各种各样的“群”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标志。可与此同时,人们无法终身将自己寄托于群体之上,栖居于世而又独立于世,应是始终坚持的。

是人们建立并组织了一个个群体,而这一个个群体又反过来在影响着栖居于它的人们。人们组织并选择群体是对他的生活和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在相同属性的之中,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教会你更多的,你凭借自身力量无法企及和达到的地方。(欢迎关注“语文考霸”)人们在群体之中互相学习,共同探索着这个世界无限未知的可能,他们或许托属自己于一个群体展开活动,生活变得有向心力,群体让每一个个体都愈发有热情和动力,这样看来群体的意义是积极的,人们对此则必然也是认可的,追寻着的。

而这并不意味着群体的所有原貌便仅止于此,群体的影响与反作用的结果,取决于驱导这个群体的人们。因而人们需要警惕畸形群体带来的反噬。值得思考的是,人们对于他们所处的,或是他人所处的群体没有一个彻底公允的看法,或许是带着偏颇的意见生活于群体之中,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可是暗流涌动,终将颠覆这所居之地。

因此人们才需要独立于世,一个明显的分界限是,人们所追求和栖居的应是他们最初自身坚守的信念形成的精神汇集,而不是群体那本身。只有独立于所栖居之处才能让自己不被反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秉持着这方净土和坚守。不盲目追寻你群体之中怀着恶意的领头人,而是忠于自己,忠于最初的信念。那么同样地,对于那些沉沦于群体而受群体之反噬的人大可不必再指责群体,因为你内心的失守才是致使你走到这一步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个流动时代下的社会,人们的信念被打磨得苍白无力,无论是从粉圈畸形群体还是网络传播群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认知体验和情感表达需要建立在外界强大的畸形秩序之下了?为什么要以此来判断你自身的情感是否合乎时宜?被反噬的人深不知他们已将认知体验与情感表达变成一件工具,拙劣的表演,讨好的谄媚,自我感动式沉浸,都是被群体反噬的特征。

栖居于群体让自身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应该始终保持跳出群体的准备,独立自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