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制储蓄
我们很多人都把存钱顺序弄错了,大部分人是收入减去支出,剩余的钱再存下来,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每个月花着花着,到月底有多少存多少,没有就存不了了。
改变存钱方式:强制储蓄。工资到手后,第一时间转出一部分金额到指定储蓄账户,比如工资5000元,第一时间转2000元到这个账户。
这样,就会无形之中约束消费,即便余下的3000元全部花完,这个月也存下了2000元。这样一年也能存下2.4W。
我自己是单独办了一张银行卡,这个卡专门用来储蓄,平时不会用这个卡里的钱。
2.设定存钱目标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存钱也一样。
比如,短期目标,我年底想换个新手机,需要3000元,那就在有想法时,就开始行动。
长期目标:未来一年,我要存够5万元等。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我们在存钱路上就有了方向,即便遇到困难挫折,我们也能勇于克服,持续向前。
很简单,比如想额外花钱时,我们想到了设定的目标,就会克制这种冲动。这也对我们的存钱有积极推动作用。
3.善用平台活动
现在,我们很多消费都在线上完成。买同样的商品,可以多平台比较。如果买大件刚需物品,在购物节等大型活动时有很多购物券可用。
比如,同事搬新家,要购置3台空调,她就提前选好型号加购物车,这段时间恰逢双十一大促,平台有满减券,又加上政府的家电补贴活动,每个账号补贴200元,同事就分别用三个账号下单,加上购物券,补贴券,原价1850元的空调到手后只要1600元,三台空调一共省了750元。一个月的菜钱省出来了。
4.改变生活习惯
我们平时忍不住花钱,很多情况是生活习惯引起的。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喝奶茶,走在大街上,每人手里捧着一杯,今天喝这个口味,明天哪里又开了一家新店,又想试试新口味。
可以算一笔账:一杯奶茶15元,20杯就是300元。如果,把喝奶茶的习惯改掉,改成自己买柠檬或百香果,加上蜂蜜做成果茶,一个月至少能省260元。
以前,我也喜欢喝奶茶,但现在基本上戒掉了,想喝就自己动手做。我还自己买了茉莉花茶,泡好后再加上牛奶,做出来的花茶,味道和奶茶几乎一样。
5.寻找兼职或副业
上个月,我家厕所蹲便的抽水箱漏水,后来在建材市场买了一个,送货上门包安装,花费150元。
后来在安装过程中,和“老板”聊天,原来他不是老板,这只是他的副业,他自己还有另一份工作,安装一个水箱能挣40元。他有水电安装手艺,一个月副业能挣一千多。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人民日报讲述的真实故事:"一位沈阳大哥,同时打三份工,白天开网约车,晚上5点半到9点半送外卖,如果空隙里有订单就去做下推销和安装卫浴"。
这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啊。虽然看起来有点心酸,但像我们普通人,面对现在的大环境,想要保持正常生活,确实要付出很多。
寻找自身的优势,在空余时间寻找兼职或副业,能增加收入。比如有个同事,她很喜欢养猫,于是她就养了几只名贵的猫猫,然后繁育小猫崽,一年至少卖两波,能给她带来一大笔收入。
有一份兼职或副业,不仅能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万一主业出现状况,还有退路可选,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