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向AI提问,它也能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回答……大家都很兴奋,对这样的上课方式很感兴趣。”近日,在遵义市第八中学,刚上完历史课的学生徐俊这样评价AI虚拟老师的授课。
“以前备课,找资料、做课件常常要花好几个晚上,现在借助AI工具,输入教学主题和目标,就能快速生成丰富的教案、精美的课件素材供参考,还能提供多种教学思路,极大缩短备课时间,让我把更多时间花在教学创新和与学生交流上。”遵义市第十九中学东都校区教师薛德沛说,AI并未削弱教师的角色,反而有了更精准的落脚点,“过去担心技术复杂不方便使用,现在发现AI更像‘贴心助手’,释放了我们的创造力。”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备、教、批、辅、考各教学环节广泛应用,成了教师的“小助手”。事实上,教育领域仅仅是遵义各行业搭乘人工智能东风的一个缩影。
“i遵义”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下载量超40万,市民可以通过移动端“掌上”办事;“遵义市城市大脑项目”高效运行,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智慧电梯监管为市民出行安全加了一道“智能锁”,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率;阳光交易平台智能化,提升交易透明度和公正性;智能技术辅助,加密网络及数据安全运营中心各类数据安全网。
此外,今年2月,遵义市大数据集团联合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在“云上遵义”信创政务云平台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云上遵义DeepSeekAI助手”实现了公文写作、公文模板输出、公文校对、专业领域报告、政策解读等多款政务应用,为提升政务办公效率、优化政务服务体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遵义市主动拥抱数字时代,扬帆数据蓝海,以优势产业为引领、以智改数转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不断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i遵义”、市城运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成,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从算力上看,“2+3+N”城市数据中心加快布局,制定了《遵义市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实施方案》,完成遵义市算力调度平台(多云管控平台)建设,接入遵义(新蒲)数据中心、湄潭数据中心资源,现已建成数据中心运营机架数720个、服务器3035台、算力达7.7PFLOPS(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算力资源使用率达90%。
从场景上看,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人均产能提高60%、土地节约60%、单位粮食产酒量提升13.5%;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的无人智能化车间,使产能实现翻番、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0%、吨制造费用下降22%、劳动生产率提升22%……
据介绍,遵义将紧紧围绕省域副中心定位,紧盯产业、数据、应用环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突破推动数字经济增长、以数字政府建设为重点打造智慧城市、以场景应用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域数字化、以算力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算力基地发展,全力抢抓有利机遇,打通数据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的路径,积极探索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及新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遵义”,为遵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新引擎。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