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闪电深1度|2025山东省委一号文件,点题“特色农业”有何深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20: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日讯 近日,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发布。文件聚焦“三农”,提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等多项安排。

其中,“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被明确提及,引人瞩目。文件提出,推进石榴、肉牛、深海鱼等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持续建设国家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推介特色产业专业镇村;扶持发展食用菌、兔、贝类、藻类等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优化提升产业标准,培育精品农业品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就要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如果把时间的纬度拉长,就会发现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部署,“特色农业”一直是事关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云南本地产的茶很多,当年就是茶马古道,中药材历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还是橡胶主产区,有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坚果……这些特产都是你们的王牌,要继续把王牌打好。

这番话,道出了乡村振兴的密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众所周知,山东是农业大省,但从大食物观的角度看,山东不仅是粮食大省,还是蔬菜产量第一大省、畜牧大省,同时这里水产品加工总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农产品资源丰富、富有特色。这是山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所在,有助于推进全省农业“接二连三”,让绿水青山释放出叠加效益。

过往实践证明,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不但能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而且能给一域之农村经济增长带来活力。

如果把空间的经度拉长,就会发现:如今在山东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山东寿光,从大田到大棚,从种植到销售,科技赋能下蔬菜种植业实现了转型升级,踏出了一条新的农业发展之路。现在,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寿光蔬菜已经销往北京、江苏、上海等省份以及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山东枣庄,当地充分发挥“中国石榴之乡”的优势,打通石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研发生产包括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在内的5大类20余种石榴产品。2024年枣庄市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8亿元,同比增长20%,真正把“土特产”做成了大产业。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东在“特”“专”“精”上深耕细作,将多样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形成了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枣庄石榴、高青黑牛、乳山牡蛎等一批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了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1648亿元、同比增长11.7%、连续26年领跑全国。这是特色农产品走出山东、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亦是山东继续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业的底气所在。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相关文章